關于展會
首先還是要肯定7月廣州展這些年為國內建材行業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,但是隨著此展會的定位不清,致使人氣效應逐年減弱。我們要思考的是7月廣州展究竟專心哪些行業(聚焦了嗎),突出哪些功能(還是招商嗎),引導何種風向(行業標準還是文化),否則參展方的期望與期望值相差甚遠,觀展方的目標和選擇難以決斷。我們期望廣州7月展的報告認真分析一下,改進一些。

關于市場
看到今年櫥柜參展企業和衣柜參展企業,比例懸殊太大,我有幾點猜想:一是前期櫥柜粗放式增長,在面臨行業調整之時暴露或爆發了難以解決的問題,致使櫥柜企業熱情不足,內傷凸顯,余力難發,在思考和徘徊;二是衣柜行業發展空間尚可,復合難度較小,致使部分櫥柜企業扎堆轉型,搶占市場份額。不管怎么說,我給的建議是:櫥柜企業依然要鞏固市場的同時,堅持提升和區隔特色,保持穩中有升;衣柜企業在發展中要進行科學地渠道布局、段位確定、風格定位,在保證一席之地的情況下,漸進式增長。
關于回歸
櫥柜和衣柜行業粗放式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,都進入不同程度的調整期,我一直堅持強調共贏,企業、經銷商、員工、消費者等四者協調共贏的關系,要以價值轉換為利潤或利益的形式去衡量,任何一方貪大都難以長期為繼;其次是產品,材料、工藝、設計、功能要堅實地不斷提升,它們才是基石,才能經得起市場和時間的檢驗。
我們經常聽到某品牌在宣揚獨家快消式秘笈的營銷模式,經銷商加盟大增,經銷商活動大打,訂單量很大,但是年終核算后,經銷商發現自己沒利了,如果拿不到廠家的返利更慘,然后就是沒有心情和獎金來激勵員工,最后就是與廠家沖突拉鋸戰。竊以為,此種營銷戰術很好,但模式不對,此品牌做直營應該沒有,但是不能讓經銷商陪你玩啊,否則一連線的人跟著受累卻難有收獲。
深入一點來談,我認為營銷模式是分三級:初級是營利,特適合老板本人玩,玩直營店,玩一家利潤獨大,玩營生玩戰術玩短期;中級是贏利,適合團隊玩,玩渠道玩項目,玩合理利潤,玩資金玩戰略玩中長期;高級是盈利,適合資本玩,玩標準玩地位玩價值,玩價格利潤少分,玩價值變現的利潤大分,玩期權玩中長期。
總而言之,我們要有競爭的產品和清晰的模式,各行其道,切不可貪圖自大,迷失品格。
作者:李攀益有廚柜衣柜營銷總監
中櫥網櫥柜大學專家顧問